动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联系我们  
 
学会首页 概况介绍 交流动态 国内学术交流 国际学术交流 海峡两岸学术交流 科研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交流合作 > 国际学术交流
第四届野生动物疟原虫及血孢子虫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董路 时间:2018-11-12 

2018111-6日,第四届野生动物疟原虫及血孢子虫国际学术研讨会(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laria and Related Haemosporidian Parasites of Wildlife)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动物园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共同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北京动物园承办,《Avian Research》编辑部协办。来自中国、美国、瑞典、立陶宛、巴西、哥伦比亚、喀麦隆等20个国家的12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其中外宾62

在开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娄安如教授、北京公园管理中心科技处宋利培处长、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科院动物所雷富民研究员分别致辞,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科学委员会联合主席、瑞典隆德大学Staffan Bensch教授在致辞中讲述了本次会议的缘起与重要意义,对会议的成果提出了殷切期望。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秘书长张雁云教授、北京动物园张成林副园长和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索勋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野生动物疟原虫和血孢子虫的多样性、进化与动物健康,共邀请了3个大会主题报告,9个大会专题报告,以及49个口头报告,还举办了第2届全国鸟类血孢子虫培训班。会议围绕野生动物疟原虫及血孢子虫的多样性起源与维持机制、分子进化、与宿主的协同演化、谱系基因组学、致病机理与药物研发、媒介昆虫的影响机制以及气候变化、栖息地丧失等环境变化对宿主-寄生虫关系的影响等丰富而多样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会议的3个大会主题报告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密苏里大学Robert Ricklefs“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avian malaria parasites: a model system for the evolution of pathogen-host interactions”,立陶宛科学院院士、自然科学研究院Gediminas Valkiūnas教授的“Tissue merogony of haemosporidian parasites”,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Ana Rivero教授的“Avian malaria and drug resistance”9个主题报告是:瑞典隆德大学Staffan Bensch教授的“Parasite host-specificity associations in a multi-host multi-parasite community”,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所长殷宏教授的“Advance on Piroplasmosis in China”, 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 赵彤言教授的“The analysis of potential vector species of Plasmodium and related haemosporidian parasites in China”,美国耶鲁大学Choukri Ben Mamoun教授的“Nutrient Uptake and Metabolism in Malaria Parasites”,西班牙高等科学研究会Josué Martínez-de la Puente博士的“Integrating mosquito′s information on avian malaria epidemiology blood feeding patterns and vector capacity”,印度国家科学研究中心Farah Ishtiaq博士的“Hitchhiking Parasites: The R,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Ravinder Sehgal博士的“Avian malaria: tropical deforestation, mosquitoes and genes”,北京动物园贾婷博士的“The study on the diversity, preval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haemosporidiosis in cranes in China”,以及北京师范大学董路副教授的“The diversity, pravelence and co-infection pattern of Avian malaria parasites in Godlewski's Bunting”

2018111-6日,第四届野生动物疟原虫及血孢子虫国际学术研讨会(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laria and Related Haemosporidian Parasites of Wildlife)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动物园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共同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北京动物园承办,《Avian Research》编辑部协办。来自中国、美国、瑞典、立陶宛、巴西、哥伦比亚、喀麦隆等20个国家的12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其中外宾62

在开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娄安如教授、北京公园管理中心科技处宋利培处长、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科院动物所雷富民研究员分别致辞,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科学委员会联合主席、瑞典隆德大学Staffan Bensch教授在致辞中讲述了本次会议的缘起与重要意义,对会议的成果提出了殷切期望。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秘书长张雁云教授、北京动物园张成林副园长和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索勋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野生动物疟原虫和血孢子虫的多样性、进化与动物健康,共邀请了3个大会主题报告,9个大会专题报告,以及49个口头报告,还举办了第2届全国鸟类血孢子虫培训班。会议围绕野生动物疟原虫及血孢子虫的多样性起源与维持机制、分子进化、与宿主的协同演化、谱系基因组学、致病机理与药物研发、媒介昆虫的影响机制以及气候变化、栖息地丧失等环境变化对宿主-寄生虫关系的影响等丰富而多样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会议的3个大会主题报告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密苏里大学Robert Ricklefs“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avian malaria parasites: a model system for the evolution of pathogen-host interactions”,立陶宛科学院院士、自然科学研究院Gediminas Valkiūnas教授的“Tissue merogony of haemosporidian parasites”,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Ana Rivero教授的“Avian malaria and drug resistance”9个主题报告是:瑞典隆德大学Staffan Bensch教授的“Parasite host-specificity associations in a multi-host multi-parasite community”,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所长殷宏教授的“Advance on Piroplasmosis in China”, 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 赵彤言教授的“The analysis of potential vector species of Plasmodium and related haemosporidian parasites in China”,美国耶鲁大学Choukri Ben Mamoun教授的“Nutrient Uptake and Metabolism in Malaria Parasites”,西班牙高等科学研究会Josué Martínez-de la Puente博士的“Integrating mosquito′s information on avian malaria epidemiology blood feeding patterns and vector capacity”,印度国家科学研究中心Farah Ishtiaq博士的“Hitchhiking Parasites: The Role of Bird Movement, Hypoxia, Immunity and Climate Change on Malaria Transmission”,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Ravinder Sehgal博士的“Avian malaria: tropical deforestation, mosquitoes and genes”,北京动物园贾婷博士的“The study on the diversity, preval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haemosporidiosis in cranes in China”,以及北京师范大学董路副教授的“The diversity, pravelence and co-infection pattern of Avian malaria parasites in Godlewski's Bunting”

本届会议汇聚了来自不同研究领域、不同国家地区的优秀科学家及青年学者,代表了国际野生动物疟原虫及血孢子虫研究的最高水平与前沿发展趋势,充分展现了近年来在野生动物疟原虫及血孢子虫研究中出现的新方法、新认识、新理论和新发展,尤其是在寄生虫的多样性起源及与宿主的协同演化关系等基础研究,和疟原虫及血孢子虫的防控与治疗等实践研究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

会议闭幕式上,会议科学委员会联合主席、立陶宛科学院院士Gediminas Valkiūnas教授对会议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对野生动物疟原虫及血孢子虫研究的巨大推动作用,提出了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并对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董路副教授团队,和北京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贾婷博士团队在会议组织工作中付出的辛苦努力表示了诚挚的感谢!ole of Bird Movement, Hypoxia, Immunity and Climate Change on Malaria Transmission”

本届会议汇聚了来自不同研究领域、不同国家地区的优秀科学家及青年学者,代表了国际野生动物疟原虫及血孢子虫研究的最高水平与前沿发展趋势,充分展现了近年来在野生动物疟原虫及血孢子虫研究中出现的新方法、新认识、新理论和新发展,尤其是在寄生虫的多样性起源及与宿主的协同演化关系等基础研究,和疟原虫及血孢子虫的防控与治疗等实践研究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

会议闭幕式上,会议科学委员会联合主席、立陶宛科学院院士Gediminas Valkiūnas教授对会议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对野生动物疟原虫及血孢子虫研究的巨大推动作用,提出了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并对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董路副教授团队,和北京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贾婷博士团队在会议组织工作中付出的辛苦努力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参会人员合影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娄安如教授致辞

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科院动物所雷富民研究员致辞

美国科学院院士、密苏里大学Robert Ricklefs教授作大会主题报告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Ana Rivero教授作大会主题报告

                                                                               瑞典隆德大学Staffan Bensch教授作大会专题报告

北京动物园贾婷博士作大会专题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董路副教授作大会专题报告

立陶宛科学院院士、自然科学研究院Gediminas Valkiūnas教授作大会总结发言

2届全国鸟类血孢子虫培训班参加人员合影

 

 

 

附件下载: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中国动物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编:100101
Copyright © 2006-2020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备案号:京ICP备05064604号 联系方式:czs@ioz.ac.cn,010-64807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