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1-24日,第14届中国鸟类学大会暨第12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承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全国鸟类环志中心、《Avian Research》编辑部、北京动物学会、陕西省科协、陕西省动物学会、陕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陕西省自然博物馆、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协办。来自大陆27个省市自治区、中国台湾以及英国、美国、荷兰、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520人参加了会议。波兰Ecotone公司、英国Lotek公司、上海瑾瑜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盈创星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德鲁伊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粤海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环球信士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林业出版社在本次会议期间展出了相关产品。
在21日的开幕式上,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杨祖培教授、陕西省科学院副院长李保国教授分别代表承办单位讲话,鸟类学分会理事长丁平教授在致辞中对大会各位代表参会表示欢迎,并对承办单位的精心组织和周到安排表示感谢。北京师范大学郑光美院士、浙江大学诸葛阳教授、兰州大学刘迺发教授、黑龙江野生动物资源研究所马逸清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宋瑜均教授、云南大学江望高教授、台湾自然博物馆颜重威研究员、台湾师范大学王颖教授等老一辈鸟类学家作为大会特邀代表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鸟类的行为、生态适应与演化”,共安排了7个大会特邀报告、2个大会特邀青年报告、60个专题报告、64个口头报告、19个研究生英文报告、86个墙报、1个圆桌讨论会,还举办了“中国青年鸟类学家研讨会暨第13届翠鸟论坛” 和外国专家与研究生面对面交流会。大会围绕适应性演化的分子机制、行为、谱系地理、迁徙、繁殖生态、群落与多样性、生理生态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7个大会特邀报告分别是:浙江大学丁平教授的“千岛湖的森林鸟类多样性时空分布格局及其成因的研究”、台湾中央研究院洪志铭研究员的“古北区鸟类比较亲缘地理学研究”、英国布里斯托大学Innes Cuthill教授的“鸟类伪装色的功能及其适应的研究”、荷兰格罗宁根大学Jan Koemdeur教授“赛舌尔苇莺合作繁殖行为及其进化的研究”、陕西师范大学于晓平教授“朱鹮再引入种群的现状与未来的研究”、海南师大梁伟教授“杜鹃巢寄生的协同进化研究”、美国堪萨斯大学Adrew Townsend Peterson教授“世界鸟类多样性开放性信息系统的研究”。来自台湾师范大学许佑熏博士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董锋博士分别受邀做了“从结果到原因:雌鸟是否能从外遇行为中获利?”和 “历史气候变迁对亚洲南部鸟类演化影响”2个大会特邀青年报告。
本届大会成果展示形式丰富多样,学术报告的质量明显提高,反映了我国鸟类学的学术水平不断提升,有200多位青年鸟类学家和研究生参会,为大会带来了朝气和活力,大会设立的青年学者英文报告专题,展现了新一代鸟类学家的风采。同时报告呈现了更多面向国家需求、服务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需求的鸟类学研究工作。
会议期间召开了第九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代表大会,大会由周放教授主持。丁平主任委员作了第八届委员会工作报告,贾陈喜司库作了第八届鸟类学分会的财务报告。李枫教授做为总监票人主持了投票选举和计票工作。经全体代表投票表决,选举出56人为鸟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并由第九届委员投票选出常务委员21名、秘书长1名、副主任委员7名和主任委员1名,并推举名誉主任委员1名。
24日举行了闭幕式,第八届委员会会主任委员丁平教授主持了大会,并宣读了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选举结果。张正旺教授作大会学术总结,他对本次大会展现出的中国鸟类学者的工作肯定的同时,也提出要围绕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提升研究质量。王海涛教授会上邀请各位代表2019年到美丽的长春参加第14届中国鸟类学大会。最后新当选的第九届鸟类学分会理事长雷富民研究员致闭幕词,祝贺第14届中国鸟类学大会暨第12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同时表达了对所有参会学者及承办单位、协办单位以及展商对会议的支持,感谢会议工作人员和全体志愿者的辛勤服务,表达了对中国鸟类研究的期待,表示有信心和大家一起获取更多更优秀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