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学会 组织机构 新闻动态 交流合作 科学普及 生物学竞赛 学会期刊 学会通讯 继续教育 会员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通讯 > 第45期 > 中国动物学会第十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致辞
中国动物学会第十七届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张知彬致闭幕词
来源:张知彬 时间:2015-03-06 

 

 

尊敬的各位院士、各位来宾、各位代表、朋友们:

 

从各位代表的反响来看,从我自己的感觉来看,大家对这一次的代表大会非常满意,会议开得非常成功。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几项议程,一是我们完成了新老班子的换届,选举了以孟安明院士为首的新一届理事会,增补了一批工作在第一线非常优秀的科学家进入我们的管理层。第二个是我们完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议程,就是隆重热烈地庆祝了中国动物学会成立八十周年。会上,王祖望先生作了中国动物学会八十年的历史回顾,非常感人,非常震撼。八十年来,在以秉志为首的老一代动物学家的开拓下和历任理事会的带领下,中国动物学会走过了八十年不平凡的历程。这八十年来,我们的发展是非常的显著,无论从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科技成果等等方面,都达到了辉煌的顶点。我们要特别感谢在陈宜瑜理事长为首的上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所做出的辛勤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我们中国动物学会空前的团结和繁荣,科技成果空前的突出,并奠定了非常好的发展势头。 

我相信,新一届理事会将继承历届理事会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作风,特别是要继续弘扬王祖望先生所总结的我们老一代的动物学家的“家国情怀”。中国的动物学家、中国的动物学会应该有一种使命感,这个使命就是要积极推动我们动物学科的发展,使我们的动物学科能跻身于国际的前沿,并能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我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动物学发展非常迅速。过去我们只能在自己的刊物上发表论文,现在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大家都能发表国际论文,包括在国际优秀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也取得了很多国家级的科技奖励,这确实值得欣慰和庆贺的。我最近看到一个资料,显示我国的动物学和植物学研究论文的发表及引用位列世界前几位这说明中国的动物学研究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升,有一些单位或学科组已经具备了冲击国际一流的实力和基础。但是,还应清醒看到,我们与国际前沿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主要表现在我们仍缺少原始创新重大成果、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我们研究的研究工具、方法、手段很多还都是国外的,还比较缺乏自主创新的思想。因而,中国动物学会应该积极地营造机会和氛围,为中国动物学的发展和创新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动物学的一个重要使命是要满足国家的重大需求,特别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正在处于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中。我们遇到的环境问

 

 

题、生态保护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是非常突出的。动物对环境的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加的敏感脆弱。工业革命以来,已知有300多种脊椎动物已经基本灭绝,30%的种群处于下降状态。过去十几年,我们主要是关注旗舰种的灭亡和濒危问题,现在国际上开始关注“区系灭绝问题”。现在,我们面临不是单个物种的问题,而是整个生态系统面临崩溃的危险,有人甚至提出地球已经到了危机的临界点,这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我们国家农业有害生物发生仍然非常严重,每亩的用药量是发达国家的好几倍,这样带来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等问题。野生动物疫病问题也日益突出,SARS、禽流感、出血热及最近非洲爆发的埃博拉、我国广州爆发的登革热等等,都与动物有密切关系。要解决这问题,均离不开动物学及动物学家。所以,中国动物学学会一方面要抓学科发展,一方面要组织大家解决国家涉及动物学方面的重大需求。

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危机和挑战。从纵向比来看,中国动物学的发展是非常之迅猛的,但是我们要横向比呢,我们还遇到很严重的危机和挑战表现在学科发展很不均衡。比如一些新兴学科和优势学科对我们的经费申请、人才培养等都构成了很大的冲击。和其他学科相比,动物学类文章的影响因子都比较低,而动物学研究条件艰苦、研究周期长,这些都会影响年轻人提职、难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和年轻人从事动物学研究。动物学教学也面临挑战,学生难以全面完整掌握动物学知识。 我们作为代表着1万多名动物学家的一个学会,要进行呼吁,要尽我们之所能,为国家在相关政策制定、评估体系调整方面等等积极献言献策。

关于未来学会努力的方向,有几个方面需要关注。第一、我们还要积极推动整合动物学的发展,这也是陈宜瑜理事长多次强调的。现在动物学面临严重分割和严重泛化这两个问题,因为它是一级学科,包罗万象,必须加强聚焦和整合。一方面要推动分子、生理、行为、个体层面是跨学科层次的整合,要重视应用分子、基因组的手段来加深我们对动物学问题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推动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人类活动等跨类群、跨系统的整合。动物学研究不仅仅单单研究动物,因为动物和植物和微生物还发生密切联系,他们之间还要相互的影响。如把它们割裂开来研究,很多问题还不能说清楚,比如疫病的跨物种传播等等。第二、我们还要关注动物学的主体学科发展问题,防止动物学过度泛化问题。动物学的学科重心是什么?其特色是什么?其不可替代性是什么?如何显著地区别于其他学科?这关系到未来动物学生存和兴衰,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第三、我们要推动动物学青年人才的培养,这个是非常重要,关系动物学长远发展的大问题。我们这代人的成长得益于老一代科学家对我们的提携, 但是我们这代人再工作10年左右可能要退出历史舞台。为了使我们的事业延续,我们学会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培养和年轻科学家的成长。学会要肩负着这样一个责任,就是要激发年轻人从事动物学研究,给他们更多的机会,需要向国家呼吁建立适合动物学人才科技评价的体系,比如要鼓励野外艰苦条件下的动物学研究、鼓励长期研究等。

 

另外,我们要积极推进国际与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一级学会不要做二级学会的事情,专业性的学术交流还以二级学会为主,我们要推动中国的动物学走向国际,促进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

这次会议研讨非常热烈,学术气氛非常浓厚,会场听会人员很多,各项议程取得圆满成功。我代表中国动物学会衷心感谢这次会议的承办方广东动物学会、中山大学、广东昆虫所、中山大学有害生物控制重点实验室、广州动物园等给予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这次会议规模比较大,无论是在会务、安排、还有资金方面,他们都给与了我们很大支持,我们非常感谢。另外,也感谢学会办公室人员,为会议准备组织做出了辛勤劳动。感谢很多当地的志愿者们几天来辛勤的工作和努力,感谢我们全体的理事、会员、代表积极的参与会议和研讨。

我宣布这次会议圆满闭幕,祝大家返程顺利,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生活愉快。谢谢!

*录音整理,已经本人核对,略有删减。

附件下载: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中国动物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编:100101
Copyright © 2006-2020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备案号:京ICP备05064604号 联系方式:czs@ioz.ac.cn,010-64807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