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学会 组织机构 新闻动态 交流合作 科学普及 生物学竞赛 学会期刊 学会通讯 继续教育 会员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通讯 > 第47期 > 会议纪要及工作总结
第13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来源:鸟类学分会 时间:2018-03-21 

第十三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于201511121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来自大陆高校、科研院所、自然保护区和有关机构的鸟类学者、研究生、保护管理人员及港澳台地区、美国、欧洲5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主办,安徽大学、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承办,安徽省动物学会、安徽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协办,支持单位包括中国动物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Avian Research》编辑部、安徽省物种资源中心、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高等教育出版社、Lotek公司、上海瑾瑜商贸有限公司、天津市浙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环球信士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环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

13日上午的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秘书长张雁云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光美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教授、鸟类学分会主任委员丁平教授、安徽大学校长程桦教授、安徽省科协魏军锋巡视员出席了开幕仪式。程桦校长首先代表承办方热烈欢迎各位代表前来参加大会,介绍了安徽大学的背景和发展情况,并祝愿本次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鸟类的生态、进化与保护”。收到论文摘要70篇,墙报83篇,合计123篇。大会邀请了7位国内知名专家作大会报告,分别为来自德国威廉港鸟类研究所、国际鸟类学家联合会前主席Franz Bairlein教授的“鸟类迁徙的调控机制”,安徽大学周立志教授的“越冬白头鹤和东方白鹳的保护生态学研究”,瑞典农业科学大学Per ALstrom教授的“整合分类学:中国鸟类物种数在增加”,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詹祥江研究员的“非模式鸟类参考基因组及其在进化和种群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英国剑桥大学Nigel J. Collar教授的“中国鸟类分类学的新视野”,英国巴斯大学Tamás Székely教授的“鸟类种群性比和繁殖体系进化”,北京师范大学张正旺教授的“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中国雉类研究——新成果与未来发展趋势”。

大会同时邀请了3位国内鸟类学青年佼佼者作了大会青年报告:浙江大学斯幸峰博士的“千岛湖片段化生境中繁殖鸟类群落的物种和功能β多样性”,四川大学吴永杰博士的“气候变化条件下中国西南山地鸟类多样性热点的变化”,海南师范大学杨灿朝博士的“不同选择压力下寄主对杜鹃寄生的行为适应”等。

会议就“鸟类谱系地理“、“鸟类分子进化”、“鸟类生理与发育”等20个专题举行了120场报告,与会代表就各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议墙报单元中,83张墙报的作者与参会师生学者就国内外鸟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会议期间还对“机场鸟类研究与鸟撞”、“观鸟与鸟类资源监测”、“陆地鸟类监测”、“鸟类基因组学研究”、“迁徙水鸟监测与保护”和“鸟类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5个议题展开圆桌讨论会。

15日下午举行了闭幕式,卢欣教授进行了学术总结,“第14届中国鸟类学大会”的举办方代表高学斌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举办鸟类学大会场地和适合举办会议的时间段,并向各位代表发出邀请。随后张正旺教授、孙悦华研究员、屈延华研究员代表鸟类学分会宣读了获得中国鸟类基础研究奖、中国鸟类学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大会最佳墙报奖、最佳摄影奖以及翠鸟论坛获奖名单,周立志教授代表王岐山水鸟基金会宣布了首届“王岐山中国水鸟腾飞奖”获奖名单。郑光美院士、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部分常务委员以及香港嘉道理农场的代表为获奖者颁奖。

在大会开幕前召开的委员会会议上,秘书处向各位委员汇报了过去2年的工作进展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并经全体委员投票表决,陕西师范大学和陕西动物研究所获得了下一届鸟类学大会的举办权,“第14届中国鸟类学大会”将于2017年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

附件下载: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中国动物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编:100101
Copyright © 2006-2020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备案号:京ICP备05064604号 联系方式:czs@ioz.ac.cn,010-64807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