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学会 组织机构 新闻动态 交流合作 科学普及 生物学竞赛 学会期刊 学会通讯 继续教育 会员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通讯 > 第49期 > 会议纪要及工作总结
中国动物学会2017年工作总结
来源:中国动物学会秘书处 时间:2018-03-22 

2017年我会在中国科协和理事会的直接领导下,在挂靠单位、各分会、专业委员会及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下,发挥学术交流主战场作用、人才成长推进和科普交流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人才举荐和科普活动,努力提高我会主办期刊质量,促进我国动物学科的发展。现将总结概述如下:

 

一、学术交流

2017年主办国际会议2次,:亚洲蛛形学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第七次国际寄生虫学学术研讨会,共有574位代表参加,其中国外代表42名,收到论文摘要313篇,其中外宾36篇。组1061个代表团92729日赴日本冲绳参加第四届世界生殖生物学大会并进行交流。为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开拓精神、了解国际民间科技组织运营、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国际科学工程计划运行机制的复合型人才,我会选拔出3名优秀青年,分别资助其赴挪威特隆赫姆、美国奥斯丁、法国斯特拉堡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国际交流。

组织召开了1次海峡两岸学术会议,12内地学术会议、讲座,共有4 663人参加,交流学术论文2352篇。全年编辑出版论文集、摘要集11本。具体情况如下:

I.国际学术交流

1. 亚洲蛛形学会第四次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Asian Society of Arachnology, ASA)  于10913日在西南大学桂园宾馆召开。会议由亚洲蛛形学会和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南大学承办。来自18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共153人参加。其中国外代表32人,我国台湾地区代表4人。

亚洲蛛形学会主席Joseph K. H. Koh和亚洲蛛形学会发起人之一、德国Senckenberg博物馆的Peter Jäger参加会议。大会安排特邀报告5个,口头报告52个,19个墙报,收集摘要76篇。大会对学生报告和墙报进行了评比,评出报告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和一等奖1个墙报。本次会议是世界蛛形学领域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的国际会议。

2. 第七次国际寄生虫学学术研讨会  于月101317日在江西九江召开。实际注册参会421人(其中有正高职称90人,副高职称69人,研究生151人,其中国外专家11位),参会人数为历届研讨会之最。本次会议征集中英文论文摘要共237篇,其中国外代表8篇并辑录成集,内容囊括原生动物学、蠕虫学、节肢动物学、免疫寄生虫学、寄生虫组学研究、寄生虫病疫苗研发、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等各个方面。大会报告共邀请了36位海内外知名寄生虫学家就其研究领域前沿作特邀专题报告与交流,会议的举办为本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会议还召开委员会会议,就下一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寄生虫学研讨会的革新及2018年度常务委员会举办地点进行商讨并确认。

3. 组团参加在日本冲绳举办的第四届世界生殖生物学大会  该国际会议92729日在日本冲绳召开。794人参会,410人来自日本384人来自除日本外的3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我国106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会。浙江大学范衡宇教授作大会报告。我国有15位专家在分会场上作学术报告,有部分专家和研究生进行墙报展示。工作会议讨论决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承办2020年第五届世界生殖生物学大会,主要议题为交流和分享过去三年中生殖生物学领域的重要进展,并展望学科未来发展。会上吸收了泰国为第7个会员国。

4. 资助会员参加国际灵长类学会(IPS)第二十六届大会暨美国灵长类学会(ASP)第三十九届大会联合会议  该会议于82128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哥大学举办。我会推荐中国科协资助会员张鹏教授参加。大会设18个专题研讨会。张鹏教授及其博士后Dr. Sebastian Sosa主持了“灵长类社会网络研究进展”的专题研讨会,介绍了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学分会和中山大学灵长类学团队近年来的国际化建设。专题研讨会里有70余名国际学者参加。代表们一致希望加强欧洲灵长类学会和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学分会的联系,共同探索可持续性的灵长类保护策略,并为今后亚洲灵长类保护和科研提出了大量新的思路和研究内容。同时,来自20余个国家的欧洲学者和亚洲学者代表达成建立亚洲灵长类学联盟的共识。

5. 资助会员参加国际分子生物学与进化学会2017年年会  该会议737日在美国奥斯丁举行。参会人数超过2 000人。我会推荐中国科协资助缪炜研究员参加。会议期间,SMBE讨论了基因组数据库资源、MBE/GBE杂志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应对措施,以及下届在日本举办的会议的筹备情况等。积极参与了SMBE的学术和社会活动的讨论,其中还专门与SMBE现任主席哥伦比亚大学Landweber教授、前主席密歇根大学张建之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Lynch教授就SMBE年会的组织、管理以及领域发展动态和趋势等进行了讨论。

6. 资助会员参加2017年第8届世界洞巢鸟类生态学会议  该会议于20171030112日在挪威特隆赫姆举行。我会推荐中国科协资助会员刘阳副教授参加。这次会议有来自16个国家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代表们讨论了鸟类繁殖生态、种群动态监测、物种形成、生态基因组、气候变化、城市化适应等诸多研究议题。刘阳副教授积极向代表介绍中国鸟类学的发展、人才培养和近期的主要学术活动。还与英国牛津大学Ben Sheldon教授、瑞典乌普萨拉大学Anna Qvarnström教授、荷兰格罗宁根大学Christian Both教授等本领域里的知名学者讨论了与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合作,促进在鸟类进化生态学领域长期合作和国际交流的建议。

 

II、海峡两岸

14届中国鸟类学大会暨第12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  于201792124日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召开。会议由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承办。我国内地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台湾地区、以及英国、美国、荷兰、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520人参加了会议,其中我国台湾地区代表19人,外宾14;收到论文摘要259篇,其中外宾7篇。大会的主题是“鸟类的行为、生态适应与演化”,共安排了7个大会特邀报告、2个大会特邀青年报告、60个专题报告、64个口头报告、19个研究生英文报告、86个墙报、1个圆桌讨论会。会上颁发了第十一届郑作新鸟类科学青年奖、第十二届郑作新鸟类科学青年奖、第三届中国鸟类学研究生学术新人奖。

会议期间召开了第九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会员代表代表大会,选举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雷富民研究员为主任委员,张正旺、卢欣、孙悦华、杨晓君、丁长青、邹红菲、梁伟为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张雁云教授任秘书长。

 

III、内地学术会议  

1.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监测研究暨中国大鲵保护研讨会  于32527日在成都市召开。来自高校、科研院所、自然保护区的120余位代表出席,收到论文摘要152篇。会议分为两栖动物观测培训、观测单位工作汇报和两栖动物野外观测培训三部分。来自69个单位或团队的代表,介绍了本单位或团队的两栖动物观测工作情况、主要经验和面临的问题。

2.中国动物学会动物行为学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全国动物行为学第六届研讨会  于81013日在成都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动物学会动物行为学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承办,来自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保护区和动物园等91单位的256位代表参加大会,收到论文摘要135篇。

会议邀请8位专家作大会报告,分为4分会场就社会行为、繁殖行为、动物的信号和认知、行为的神经机制以及水产应用等内容进行了专题讨论及壁报展示。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委员会会议,增补1名常务委员、12名委员。

3.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学分会(简称灵长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17年学术年会 81922日在西安隆重召开81家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自然保护区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的196位灵长类学专家学者参加,收录摘要70篇。与会代表学习了学会章程,选举出72会理事和27家理事单位。学术交流中,大会安排10个大会报告,并邀请国际灵长类学会前主席Matsuzawa Tetsuro4名国际组织专家出席会议进行交流。评选出最佳青年口头报告奖和最佳青年海报奖。

4.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交流会  于82527日在合肥召开。此次会议与中国生理学会生殖科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各地研究所、大学和医院共610余位代表参会,除大会学术报告外,设置了配子发生、胚胎工程与干细胞分会场及围植入生物学和生殖疾病分会场进行学术交流。会议总结过去两年中生殖生物学领域的重要进展,并展望学科未来发展。每个分会场有26位报告人,报告人从接收到的225篇论文摘要中遴选,兼具代表性和广泛性。会议还评选产生生殖生物学分会第二届青年科技奖,获奖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超、复旦大学桑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远伟。

5.中国青年鸟类学家研讨会暨第十三届翠鸟论坛  于92021日在陕西师范大学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共同承办。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德国马普鸟类研究所等26单位的100余名同学参加了论坛。

共有35名同学作了口头报告,31名同学进行了墙报展示。会上评选出本届论坛优秀学术报告金翠鸟奖3名,银翠鸟奖6名,优秀墙报奖5名。北京师范大学郑光美院士等在闭幕式上为获得金、银翠鸟奖和优秀墙报奖的同学颁发了证书和奖品。

6.中国动物学会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八次学术讨论会  101012日在陕西西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75名专家和研究生参会。会议邀请5位专家作大会报告,收到摘要190篇,学术墙报74份(其中研究生墙报64个)。会议设两个分会场,共安排口头报告68人次(其中研究生报告31个),与会代表主要针对组学与功能基因、遗传育种、种苗繁育与养殖技术、生理生态与环境毒理、免疫与病害防控、生物多样性与进化、淡水贝类、医学贝类八个专题开展了深入交流和研讨。大会评选优秀研究生报告奖和墙报奖,并颁发了获奖证书

7.中国动物学会第十三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 于10272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国际动物学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四川动物学会等联合主办。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129个单位的近576名代表参会,其中学生代表302名。收到论文摘要386篇。4个青年特邀报告。组织了6个分会场,19个专题,共有217位代表作了口头报告;76位代表用墙报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评选出5名全国优秀青年动物生态学工作者和15名研究生优秀墙报奖并进行了颁奖。

8.中国动物学会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  于101316日在宁波市召开,由宁波大学承办。390人参会,大会特邀报告5个,大会主题报告8个,分会场报告84个,共收到论文摘要181篇。为期2天的会议,与会专家代表就甲壳动物近两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和探讨,到达了预期的效果。

9.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次学术讨论会 于111721日在广州召开。383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会,他们分别来自我国内地、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区,以及美国、英国、法国、韩国、新加坡和捷克等国家的8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收到论文摘要203篇。会议特邀4位专家作大会报告,17个中型报告、54个一般报告和84个研究生专场报告。本次会议还设置了22个原生动物多样性和进化国际研讨会报告。另还有43位与会学者、研究生以墙报形式向大家展示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次会议是学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

10.2017年遗传发育与疾病模型国际论坛暨第五届中国斑马鱼科学研究大会  于1029日~111日在浙江桐乡乌镇顺利召开。来自美国、新加坡、日本以及国内的646位科研人员参加,收到论文摘要99篇。会议颁发了2017年度蔡司斑马鱼科学研究奖以及优秀墙报奖。收到摘要99篇。

11.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学分会2017年昆明学术研讨会  于102629日在昆明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联合主办。338位科研工作者及动物爱好者参加。大会邀请了车静研究员、王原研究员、张鹏教授、胡军华研究员及台湾师范大学林思民教授分别作大会报告。分为组织形态学、分类学、系统进化、生理生化、生态及保护3个分会场进行了为期1天半学术交流,共计91人次作报告。会议收到论文摘要131篇。会议评出学生报告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及三等奖10名,并进行了颁奖。

12.第七届全国动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  于9151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主办。共156名代表参加,其中外宾3位,大家围绕动物的生理生态适应及演化进行了为期2天的深入学术交流和探讨。收到论文摘要84篇,共设4个特邀报告,15学者和22研究生在分会场作了报告。本次大会报告的研究内容覆盖了对哺乳类、鸟类、两爬、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等动物各类群开展的生理生态学探讨。

二、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

1. 组织“青年托举人才”候选人推荐工作  为选拔优秀的勇于探索和创新的青年科技人才,本会组织常务理事、各分会、专业委员会推荐,并通过专家初评后,评选出2名候选人,上报生命科学联合体,经联合体最终评审,我会推荐的中国海洋大学高凤讲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严川副研究员获得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资助计划,获得连续3年(2017-2019年)培养经费支持。

2. 组织“中国动物学会青年科技奖”评选工作  913日启动了中国动物学会第七届青年科技奖及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推荐与评选工作。由学会常务理事、各分会、专业委员会和省动物学会推荐候选人16名。经学会专家评审委员会现场评审,经过无记名投票最终评选出中国动物学会第七届青年科技奖10名,经过专家投票推荐中国海洋大学高珊教授、西北大学齐晓光教授2位为我会推荐的第十五届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候选人,并上报中国科协

3. 组织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的推荐工作  组织分会、专业委员会推荐,我会常务理事通讯评审,推荐车静研究员为第十四届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并上报中国科协

4. 组织院士候选人推荐申报工作  根据科协办发组字[2016]38号及学会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实施办法相关规定,中国动物学会组织了2017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推选工作,经学会所属分会、专业委员会和省学会推荐,学会召开推选院士候选人专家委员会专评审和无记名投票、材料审核小组初步审核,学会推选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陈启军教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蒋志刚研究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并报送中国科协推荐遴选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5. 开展“蔡司-斑马鱼科学研究奖”评审及奖励工作  为鼓励在斑马鱼研究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研究生、博士后及青年学者,培养后备人才,斑马鱼分会与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设立“蔡司-斑马鱼科学研究奖”,2017评选出17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在201710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斑马鱼科学研究大会上进行了颁奖。

6. 组织推荐2017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  为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研进展,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开展“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项目评选,我会推荐了会员刘峰、杨运桂两位会员联合开展的“m6A甲基化修饰调控脊椎动物造血干细胞命运决定”科研进展项目。

7. 动物学名词释义  学会自2013年开始组织30多位专家从事动物学名词释义工作,截止到2017年该项工作还在进行中,释义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预计2018年完成。

8. 开展发育生物学、动物生态学及保护生物学前沿跟踪研究  组织专家参加了2016年由中国昆虫学会牵头的生命科学领域前沿跟踪研究项目,我会专家出色完成发育生物学前沿跟踪研究任务,20179月完成结题报告。今年我会又组织专家承担了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牵头的生命科学领域前沿跟踪研究,承担了动物生态学及保护生物学领域的前沿跟踪研究任务,研究工作进展顺利,提交了研究报告和专报。

9. 推荐专家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现场考察专家,其中赵同标研究员作为观察员参与了临床医学与药学组实验室评估。

10. 2017年撰写“中国动物学学会志愿者队伍建设简述与思考”上报中国科协。

11. 2017撰写《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动物学领域实施情况的评估报告,并上报中国科协。

三、学会党建

1. 组织推选学会优秀党员科技工作者  为响应中国科协精神宣传全国学会优秀党员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我会理事会党委决定在会员中推选优秀党员科技工作者,推荐工作由学会理事会负责人和学会党委提名。根据候选人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学术引领、团结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研究、科学普及等方面的事迹,学会理事会党委研究决定推荐王祖望研究员、李枢强研究员、李新正研究员为我会的3名优秀党员科技工作者候选人上报中国科协。先进事迹陆续在中国动物学会“党建强会”栏目登载。其中李新正研究员、王祖望研究员的先进事迹在科技社团党建工作联系群予以宣传。

2. 第七届全国自然科学类场馆科普培训班暨党建活动  本会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学会理事会党委、学会秘书处与联合于112124日在北京举办,资助西部2名科普工作者参加科普培训班,将我会党的温暖送给西部的科普工作者。

3. 派党委委员参加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和学习班  中国科技社团举办的“全国学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和“全国学会党组织负责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班”我会均派人员积极参加。

四、科普活动

1. 组织第2017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  20175月组织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实际共有75 160学生参加我会514日组织的生物学联赛。全国25个省有近919 808名高中生参加各省分会举办初赛通过严密的考试组织、监督和核查机制,按照成绩共评出一等奖1 451名,二等奖5 770名,三等奖8 850名。

2. 组织第二十六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  于201781620日在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举办,该竞赛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办,郑州外国语学校、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河南省分会承办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30支代表队的240位选手参赛,领队、教练等200多人参加,合计近500参加了开幕式。

本次比赛将历时5天,按照理论考试和4门实验考试成绩,分别产生金牌72枚、银牌72枚、铜牌94枚。获得一等奖的前50名选手全部入选于2018年初在北京举办的冬令营出国队员选拔国家集训队50名入选国家集训队的学生全部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招生办到现场进行了招生宣讲和对学生的面试。

3. 完成“北京的候鸟”系列科普课程及科普教师培训平台及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项目主要产品是套以立体书为核心的课程包和为课程推广而建设的PC端和手机端教师培训平台。套立体书的主要针对人群是:在校青少年学生、对生态保护有兴趣的普通市民、在创新教育方面正在努力探索的学校教师。内容涵盖常见和典型的北京市生物多样性指标,以鸟类及其生境为代表。课程包将解决本主题生态课程专业老师缺乏的现状,将本主题的科普工作标准化和简单化,使每一所中小学的科学老师经过简单培训就能掌握本主题的课程讲解。同时强化少年儿童对于科普知识的吸收能力,将知识固化到一个可动、可看、可阅读的立体书上,并成为他们二次科普传播的工具。为配合立体书的课程推广,我会还制作在线的“生态老师”培训平台。2017769日在学会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织了4场北京的候鸟立体书科普教师培训,来自北京市约40所中学的100余名老师参加了培训,并亲自参与立体书制作。9月~12月学会组织科普工作者赴市区郊区县有针对性的对今年将组织召开校园科普课程的学校进行走访和课程专业指导,据统计,走访14所学校,涉及海淀区、顺义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等,部分公益组织订购立体书及教程。目前该立体书制作培训课已进入13所北京的中学,作为科学课程予以开展。我会目前也正在积极推进,希望能进入更多的北京中小学。项目被北京市科委评委优秀科普产品,在927日北京电视台作为北京科委唯一在现场介绍的科普产品精品项目予以展示。

4. 组织“第七届全国自然科学类场馆科普培训班暨党建活动”  于112124日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召开。来自全国博物馆、科研院所、高校、教育公司等单位106余名学员参加,特邀6位专家对学员们进行了动物生态学知识的培训,其中中国科协科普部派1名老师为学员讲授、解读了《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 2016-2020年)》、《中国科协科普纲要 (2016-2020年)》、科普信息化建设》。活动充分发挥中国动物学会所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相关动物学科技工作者的专家优势,全额资助了2名西部地区学员。培训班期间为学员发送中共党史研究等学习资料。

5. 2017爱鸟月活动  国家动物博物馆联合中国动物学会、《博物》杂志、自然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开展大型公益观鸟活动,让人们深入观察那些野生的美丽鸟儿们的曼妙身影,让人们感受自然造物的神奇,让人们自觉地去爱护大自然,保护这些小可爱们的家园。本次活动在国家动物博物馆、奥森公园、颐和园、圆明园、百望山等多地开展,共组织11场公益观鸟活动,1场大型公益讲座,超过500个家庭参与。

6. 按照科协相关部门工作部署组织科技周宣传活动  2017年科技周期间,学会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共同开展科技周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两天活动中有3000多名群众参加。科技周共举办2场立体书讲座互动活动,国家动物博物馆张劲硕博士在动物研究所为大家作了“哺乳类动物分类学与物种多样性系列课程”的科普报告。

7. 按照科协相关部门工作部署 组织科普日宣传活动  学会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于92324日组织科普日活动。2017年科技周期间,中国动物学会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共同开展科技周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两天活动中有1700多名群众参加。本次活动主题为:“北京的候鸟” 立体书展示、讲解。共举办2场立体书讲座互动活动,课上,来自北京市林业大学的“小鸟”老师刘垚和就职于猫盟的陈月龙老师,为参加活动的小朋友普及了“留鸟与侯鸟”、“北京城区的观鸟点”知识,引导学生们制作了立体手工书。

8. 参与顺义科普双创周活动  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于91521日举行。活动周设上海主会场和北京会场,顺义区作为新获批的双创示范基地、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之一,开展“北京市顺义区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系列活动。中国动物学会收到顺义区科委的邀请,参加该项活动。并将“北京的候鸟”科普产品在此期间进行推广普及,受益群众3000余位。

9. 组织完成2017年度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建设工作  2017年学会继续推动分支机构组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为科学传播专家搭建科普服务平台。学会工作范围包括科技咨询,鉴于此,我会经常接到电视台、电台、单位及社会大众有关动物学方面科技咨询。学会优先推荐团队专家解答咨询。本年度新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41支,团队成员正在组织拟定中。到目前我的专家团队共为7支。

我会2017年开展的科普活动受益人数1016014人次。科普QQ108位在群,微信交流群476人在群,鸟会朋友群158人在群,灵长类学分会群72人在群。

四、组织工作及其他

中国动物学会第十七届理事会第六次常务理事会会议  111619日在广西自治区南宁市召开由广西大学承办。34名常务理事(含委托人员6名)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孟安明理事长主持。就学会工作的11项议题进行了讨论,王德华秘书长汇报学会20166月~201711月期间学会学术交流等方面工作总结等,李保国老师介绍了24届学术年会的筹备计划。与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鸟类学分会、灵长类学分会,负责人人选及委员会成员。

五、期刊工作总结

我会主办或与其他学会、挂靠单位联合主办9刊物,均能认真地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严格评审把关期刊学术论文的质量,编排规范化,积极推进期刊国际化。

根据2017年公布的2016JCR,《动物学报》(CURRENT ZOOLOGY)影响因子2.181,五年影响因子1.974,学科排名27/162,继续稳定在Q1区期刊行列。

《动物学报》(CURRENT ZOOLOGYSCI收录以来,影响因子和学科排名呈现稳定上升的态势:于2013年首获JCR 影响因子1.392,进入JCR ZOOLOGY Q2区(52/151),并于2015年再次进入Q2区(1.59447/153);于2014年(1.81434/153)和2016年(1.75835/160)年两次进入Q1区期刊行列2017年入选全国百强科技期刊,排名第九

《动物分类学报》Zoological Systematics2017年出版期刊4期,发表论文25篇,其中综述2篇,研究论文19篇,简报4篇,已出版约157.8万字。全年共计出版论文536页。本年度论文发表周期有所延长,约为312个月,部分优秀稿件在3个月内予以发表。

今年期刊总页码较去年增加87页,本年度组稿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出版专刊“Geometric morphometrics: Current shape and future directions”,并约请国际权威专家撰写了综述1篇;出版两篇篇幅超过100页的论文;出版几何形态学领域论文11篇,涉及分子生物学论文2篇,琥珀标本分类论文4篇。在期刊网站上实时同步发布电子版论文。截至2017Zoological Systematics已被引156次(自2014年改刊计算),他引率为82.4%

《兽类学报》2017全年来稿152篇,已退稿件61篇,现退稿率44.2%。全年共刊出稿件46篇。稿件的平均发表周期在8个月左右。全年共计3200册。和国外53家科研及高校的相关期刊建立了交换关系,扩大《兽类学报》在国外的影响。今年第4期以我国生理生态学研究做了一期专辑,集中反映了我国生理生态学目前的研究状况。栏目包括研究论文,综述和研究简报。

《动物学研究》(Zoological Research全年发表论文38篇,共计出版458页。印刷4000册。加强了编委会建设,召开编委会议。对编委会建设开展“准入准出”制度,随时吸纳积极热心的科学家加入编委队伍,对于长期没有履行编委职责的编委则提前结束聘期,并实行编委责任制度,进一步增强了编委团队的活力和编委的积极性。期刊开设年度优秀论文及优秀个人贡献奖项,增强了作者的荣誉感和参与感。编辑部积极组织、邀约优质稿件,进一深入提高编辑质量。主办或承办各类学术会议,如“2017动物学前沿论坛”,“中国动物学会两爬分会2017昆明研讨会”。建设网络微信平台,除发布期刊消息外,邀约国内外学者撰写科普文章。

《动物学杂志》全年发表106印刷4800册。与前一年度基本持平(未计入直接退稿的稿件)。2017年第52卷共6期,目前已经顺利初版前5期刊。5期出研究论文、简报和综述文章共106篇,另外刊出动态与其他或封面动物栏目的短文17篇,总计123篇。5期总页码910页。2017年各期总印刷数均为800册,全年印刷总数应为4800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完成的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动物学杂志》发表论文的主要指标:核心总被引频次972,核心他引率0.90,核心影响因子0.405,综合评价总分58.83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全年收稿236篇,录用55篇,录用率23.3%。全年4期学报共计登载稿件42篇,其中著述36篇,综述6篇。全年发行2200册。加强编委组稿和特约稿件数量,主动掌握学术动态,向国内一流的寄生虫学和医学昆虫学研究工作者约稿。继续聘请专业教授修改英文摘要,保证刊物英文信息和英文稿件的质量。

《蛛形学报》2017年共出刊2期,刊发学术论文28篇,其中国家基金资助项目11项;省级资助项目8,发行600

《生物学通报》2017全年收稿件855篇,发稿260篇,占来稿的29%共印刷80350册。其中约稿61篇,占发稿量的28.1%。为了使广大读者深入理解当今生物学中一些重要概念和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从2013年第6期起,开辟一个新的栏目“生物探秘”,邀请一些热心于生物学知识传播教育的科学家撰写高水平的科普文章,以期扩展一线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进而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2017年教育部将颁布《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这是我国生物学教育发展中的标志性进步。本刊邀约《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本刊常务副主编刘恩山教授组织系列稿件,对《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帮助一线教师理解并实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生物学通报》微信公众平台开通将过刊中一些知识性方面的文献进行再次挖掘整合,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且实用性强的权威资料。此外,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也积极组织专家撰稿。加强实验教学,组织系列稿件。201788日对北京师范大学返校进行在职硕士学习的免费师范生进行了论文写作培训。

《鸟类学研究(英文)》(Avian Research 2017全年,收稿量为145篇,较2016年同期提高了约70%;平均每月的发表论文数量为3篇,全年发文数量为34篇,较2016年提高了64%20176月公布的JCR音响子报告显示,Avian Research的总被引频次为31,影响因子为0.853,排名鸟类学学科14/24位,与2016年(0.375, 21/24)相比,影响因子的数值和排名均有较大幅度提升;2017年全年期刊总印数为800份,均为自办发行。

2017年我会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发挥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交流和展示的舞台,促进科技创新,发挥科普交流阵地作用;加强学会的组织建设,民主办会,增强学会的凝聚力。2018年工作重点是创新服务形式、继续加强学术交流,依托分会(专业委员会)开展专题学术交流;加强与国际(海外)学术交流与联系,扩大和提高学会的影响力;积极举荐人才,促进青年人才的培养;发挥本会学科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加强学会期刊建设,分类指导,努力提高学术刊质量和影响力。

 

 

附件下载: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中国动物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编:100101
Copyright © 2006-2020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备案号:京ICP备05064604号 联系方式:czs@ioz.ac.cn,010-64807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