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为获奖代表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据悉,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授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6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173项;授予7名外籍科学家和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我会会员领导的3个研究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生殖生物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动物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研究员团队领衔完成的“哺乳动物多能性干细胞的建立与调控机制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团对成员包括: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王秀杰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曾凡一教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绍荣研究员及动物研究所赵小阳研究员。该团队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和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获得与细胞重编程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解决了多个关键的、具有重要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的科学问题。主要成果包括:利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首次获得非胚胎来源的健康动物,推动了该技术的建立、普及与应用,完善了发育生物学理论,该成果终结了科学家关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是否能够替代胚胎干细胞的争论;开发了获得人类胚胎干细胞系的新方法;发现卵母细胞质量影响人治疗性克隆胚胎的发育能力;发现了能够区分干细胞多能性水平的分子标识等。这些研究成果赢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推动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并显著地提升了我国干细胞研究的国际地位。其中证明iPS细胞发育全能性的成果于2009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十大医学突破(排名第五位)、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和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正如《时代周刊》在年度十大医学突破中对该成果的评价中所说的,“利用iPS细胞获得可育小鼠是说明iPS细胞在疾病治疗方面可以和胚胎干细胞一样有用的有力证据”,该成果消除了科学家在iPS细胞多能性方面的顾虑,使得科学家们可以放手研究iPS细胞在组织器官形成和疾病治疗方面的用途,为推动iPS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动物学会曾任副理事长、现任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研究团队主持完成的项目“基因组多样性与亚洲人群的演化”(主要完成人:张亚平、孔庆鹏、吴东东、彭旻晟、孙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成果以基因组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为视角,以亚洲人群为对象,紧紧围绕“亚洲人群源流历史和演化”这一核心目标,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证明亚洲人群源自“走出非洲”后沿亚洲海岸线的快速迁移扩散事件,证实东亚人群起源于非洲且无当地直立人的母系遗传贡献,揭示早期人群迁移及文化扩散是亚洲民族人群形成的重要原因,并诠释人群对新环境适应的遗传学机制。以第一单位发表高影响SCI论文20篇,被Nature、Science等国际著名SCI刊物正面他引602次,国际影响广泛。
中国动物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费梁(两栖爬行学分会曾任副主任委员)、叶昌媛、江建平(两栖爬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胡淑琴、谢锋等人完成的“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成果喜获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费梁、叶昌媛、江建平受邀参加奖励大会,费梁作为获奖代表领奖。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团队历经50年,开展了三方面的主体工作:区系调查与分类研究,专科专属的系统发育研究,两栖动物国家级编目。三项工作互为基础、相互推动,不断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促进学科发展。该成果创建和完善了形态鉴别标准和分类体系,揭示了中国两栖动物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深入诠释了专科、专属的系统发育关系、空间格局成因及适应进化机制;首次完成了国家级两栖动物物种编目,全方位展示了各物种生物学信息。同时,该成果得到国内外学者高度评价,被世界两栖动物系统学数据库大量采纳,被IUCN和国内相关部门广泛用于两栖动物资源评估和保护管理、教育及生态与环境评价。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由国务院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而设立的,目前包含五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我国公民。
中国动物学会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