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联系我们  
 
  首 页 关于学会 组织机构 新闻动态 交流合作 科学普及 生物学竞赛 学会期刊 学会通讯 继续教育 会员专栏
分支机构
 
原生动物学分会
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
蛛形学专业委员会
贝类学分会
甲壳动物学分会
鱼类学分会
两栖爬行学分会
鸟类学分会
兽类学分会
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生殖生物学分会
细胞与分子显微技术学分会
比较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
生物进化理论专业委员会
动物行为学分会
斑马鱼分会
灵长类学分会
动物生理生态学分会
生物地理学分会
  生物地理学分会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机构 > 分支机构 > 生物地理学分会  
生物地理学分会简介

 生物地理学分会于2020年9月28日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挂靠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现有会员约200余人。

  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多样性时空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的学科,属于生态学、进化生物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涉及到宏观生态学、谱系地理学、古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全球变化生物学、保护地理学和入侵生物学等多个分支学科。英国博物学家Alfred. R. Wallace于1876年创立了生物地理学。Alfred L. Wegener,Robert H. MacArthur,Edward O.Wilson,Stephen P. Hubbell以及John C. Avise等对该学科不同领域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早在上世纪40-60年代,寿振黄先生、马世俊、郑作新先生等分别就我国兽类、昆虫和鸟类的动物地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自80年代,陈宜瑜先生对青藏高原鱼类的动物地理区划和边界问题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对我国当代生物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张荣祖先生经过多年努力,总结出版了《中国动物地理》一书,细化了我国动物地理区划单元。随着生态大数据和遗传大数据的积累以及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生物地理学正发展成一门量化的、可预测的学科。生物多样性的时空分布模式和成因、谱系地理学、岛屿生物地理学、海洋生物地理学、入侵生物学以及全球变化生物学已成为热点领域。

  2018年10月20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和各大学11家研究单位的15名专家联名提出“成立中国动物学会‘动物地理学分会’的倡议及申请”,随后,成立了“动物地理学分会筹备组”。2019年6月14-15日,筹备组在北京成功地举办了“中国动物地理学研讨会”,30多家研究单位的150名师生参加了研讨会。2019年8月24日,18届中国动物学大会理事会通过了“成立中国动物学会‘动物地理学分会’的倡议及申请”。2020年9月,根据陈宜瑜院士建议,筹备组提出将“动物地理学分会”更名为“生物地理学分会”的申请。9月22日,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会通过了“更名”申请。9月27日,经无记名投票等额选举,产生了首届委员会。

第一届委员会组成成员

主任委员:李义明

副主任委员(按姓氏笔画):丁平  卜文俊  乔格侠  何舜平  蒋学龙  雷富民

委员(*为常务,按姓氏笔画排序):丁  平* 卜文俊* 王彦平* 车  静  石承民  乔格侠* 乔慧捷  刘  宣  齐  银  江海声 李义明* 李枢强  李家堂  吴  华  吴永杰  何舜平* 张  鹏* 张正旺  张保卫  陈  军 陈  静  陈毅峰  屈延华  胡军华  战爱斌* 徐  峰  郭宝成  黄晓磊  斯幸峰  董云伟 蒋学龙* 傅金钟  雷富民* 廖文波

秘书长:雷富民

副秘书长:屈延华 刘  宣 陈  静

 

附件下载:
 
  中国动物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编:100101
Copyright © 2006-2020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备案号:京ICP备05064604号 联系方式:czs@ioz.ac.cn,010-64807051